<button id="s9l4u"><tr id="s9l4u"></tr></button>
  • <dd id="s9l4u"><pre id="s9l4u"></pre></dd>
  • <tbody id="s9l4u"><pre id="s9l4u"></pre></tbody>

  • <dd id="s9l4u"></dd>
    微博關注 收藏本站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江西網首頁  >  昌南藝術網  >  周邊  >  尋瓷記

    文房琴爐聞幽香

    2016-07-11 09:53  編輯:王東 來源:收藏快報 我要評論
    圖1
    圖2
      -上海 王家年

      在文房用具中,琴爐是個不能缺少的重要物件。中國社會自古重視音樂,孔夫子制六藝其中就有“樂”。古代宴樂場上、文人學士的書齋中,都離不開琴、瑟、箏、簫。為了營造高雅清香的環境,同時也為了便于計時,在彈、吹樂器時都要燃香助興,于是專門為撫琴彈箏用的小型香爐也就應運而生,并且起了一個極雅的名字——琴爐。

      琴爐,琴制式樣,古來有之琴爐,人們都會冠以“小”字,呼之曰“小琴爐”,琴爐與香爐的區別就在這個“小”字。一般來講,口徑在10厘米左右稱琴爐,以其可置于掌中把玩,口徑15厘米以上叫香爐。琴爐對古代文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調琴、讀書、禮佛,爐中的檀香,可辟除雜念,導人入靜。琴爐燃香一次一支,故爐體要小巧玲瓏,置于琴桌前更顯雅致。

      如圖1所示為清代中期銅質“宣德年制”款琴爐,高4.7厘米,口徑6.5厘米,造型簡潔素雅,皮殼沉穩厚重,古意盎然,置于案頭,賞心悅目。圖2所示是一件康熙青花山水缽式體琴爐,口徑8.6厘米,青花胎體堅實,釉面肥潤呈青白色,青花發色純正,有縮釉和小棕眼,底足典型的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

      琴爐自古便受重視,明清以來,瓷爐和銅爐相繼受寵,如王世襄舊藏的銅爐,件件精品,如今每件都擁有逾越百萬的身價。相比之下,瓷爐的價值還沒有被發掘。銅爐有獨特的藝術語言,其皮殼包漿古雅耐品,已形成較為固定的賞玩群體。瓷爐裝飾手法豐富,藝術成就不在銅爐之下,奈何玩賞者寥寥,導致市價甚為低廉。

      如今,海內外不少博物館都收藏有瓷質琴爐,其中不乏珍品,僅從宋代至民國瓷質琴爐,就涵蓋了各歷史時期的多種窯口的大多數品種,為收藏界朋友領略琴爐的藝術魅力和瓷爐的系統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

    陶瓷藝術家

    鄧希平:顏色釉
    鄧希平:景德鎮...
    “我很愛顏色釉!彼f,陶瓷豐富多彩的顏色,就像大自然的色彩,一個人只要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就會產生無窮的...[詳細]
    侯一波的花鳥世界
    江西省工藝美術...
    侯一波的釉上粉彩花鳥瓷藝和釉下寫意吉花的作品為人所珍愛。侯一波作品著意表現物象的悟韻,用筆工寫兼備,筆法嚴...[詳細]
    鐘筱俐:瓷繪女人心
    “瓷繪女人心”...
    鐘筱俐,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西省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陶瓷學院本科畢業、學士學位,后進修中央美術學院國...[詳細]

    首頁 | 投稿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廣告合作

    大江網版權所有,未經允許不得復制或鏡像 Copyright © 2000-2022 JX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贛ICP備05005386號-6
    ww日本视频ww

    <button id="s9l4u"><tr id="s9l4u"></tr></button>
  • <dd id="s9l4u"><pre id="s9l4u"></pre></dd>
  • <tbody id="s9l4u"><pre id="s9l4u"></pre></tbody>

  • <dd id="s9l4u"></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