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經新聞報記者 于淼報道
數百年來,延用原汁原味傳統技藝、蘊藏深厚文化底蘊的紅木家具一直備受消費者青睞。
近期,紅木市場關于原材料漲價的消息一直鬧得沸沸揚揚。就在我們還在感慨黃花梨一料難求時,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落下帷幕的、被業界視為決定紅木產業走向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17屆締約國大會”(CITES COP17)給整個紅木家具市場帶來了重大影響。
據悉,全部黃檀屬植物已經被列入瀕危保護。此外,CITES東盟專家組還在大會上提交大果紫檀(緬甸花梨)和鳥足紫檀(老撾花梨)、奧氏黃檀(白酸枝)和巴里黃檀(紅酸枝、花枝)列入瀕危物種附錄二的提案。將大紅酸枝(交趾黃檀)管制級別從附錄二中的標注5升級為標注4,將管制范圍從原木、鋸材和膠合板擴大到了家具及零部件。
假如提案通過,這就意味著嚴苛的貿易規定基本會讓其合法貿易的通道堵死,中國紅木國標內全部的酸枝木類和香枝木類都將進入國際管制,并且其他所有的黃檀屬樹種商品木材亦將如此。
不可否認的是,這一事件直接影響了紅木原材料的供應,成為其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據業內人士透露,眼下紅木原材料價格漲勢已直逼2013年行情。
紅木原材料“漲”聲一片
事實上,今年以來,尤其是最近幾月,紅木原材料漲勢就已經到了驚人的地步。以當前紅木行業幾種主要用材,即CITES COP17重點探討的大紅酸枝、巴里黃檀、緬甸花梨為例,大紅酸枝好料年初2 5萬元/噸以上,現在已經超過30萬元,平均漲幅40%;巴里黃檀春節前普通料3萬元/噸,現在是4.5萬元/噸左右,漲了50%;緬甸花梨大料已從年初1.8萬元/噸漲到約3萬元/噸左右,較之年初漲幅達60%至70%;甚至連不在國標紅木之列、一直不受重視的非洲花梨,其年初原材料每噸約2500元,現在5000元左右,漲幅接近100%。
面對原材料漲價,廣東紅木生產企業紛紛表示將要提價,升幅最高約20%。到處“漲”聲一片。
紅木原材料漲幅如此迅速,紅木家具的價格是否會因此水漲船高,成為廣大紅木家具愛好者最關心的問題。
紅木家具“難逃”漲勢
對于紅木家具是否將會漲價這個問題,行業內也是眾說紛紜。
“漲價是肯定的、考慮到經銷商與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調價幅度在5%-15%左右!當然,有的廠家選擇暫緩漲價,讓消費者適應當下市場環境!睒I內人士李天喜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而木頭人紅木家具公司李經理則對此并不認同,他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幾個月前就有許多紅木企業吵著要漲價,但真正敢于落實執行的并不多,F在國內的成品家具銷量并未放大,還有許多企業活在掙扎線上。國內經濟不理想,紅木行業無法脫離大環境獨木成林。
不過目前來看還是紅木家具會漲價的呼聲更高。有專家表示,紅木原材料的漲價或將在3- 6個月后反映在家具的售價上。雖然紅木家具市場很可能因此而漲價,但是很多商家卻并不高興。
“理性地分析,紅木材料漲價對紅木家具企業影響很大,但就目前低迷行情形勢來看,紅木企業首要任務仍然是去庫存,再加上原材漲價傳遞到成品家具上尚需要一段時間,大部分家具企業短時間內提價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著紅木原材價格的上漲,不斷攀升的人工、物流等成本,也會迫使企業為了生存而漲價,可以說,紅木家具上調價格已勢在必行!碧闯奔t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蔡博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據媒體報道,10月15日起,漢寧紅木對緬甸花梨系列產品價格上調10%;而深圳的東方寶鼎為了給消費者有緩沖空間,將提價時間定在11月1日,旗下三大系列產品最高提升約10%。
紅木市場或回暖?
既然紅木原材料和紅木家具都將漲價,那么,是否意味著沉悶多時的紅木市場將會回暖?
業內人士李天喜告訴記者,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紅木市場并未有明顯回暖,目前各個行業還都處于低迷狀態。
木頭人紅木家具公司李經理則對記者表示,原材料雖有一定的上漲,但漲幅根本沒有網上流傳的那么大,F在說紅木轉暖還為時過早,行情是反彈還是反轉尚有待觀察。
不過,對紅木市場充滿信心的大有人在。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越加稀缺的紅木原材使得紅木市場價格一漲再漲,紅木市場真正回暖指日可待。
永華紅木副總經理邱志坤對媒體表示,從永華國慶前后的銷售情況來看,紅木市場有明顯的回暖,不少持幣待購的紅木愛好者都趁著漲價前出手了。
“消費者看到的只是下半年爆發般的漲勢,實際上紅木原材價格從上半年開始已經在連續地溫和上漲!辈滩┍硎,目前國內的紅木原料基本都是從東南亞、非洲、南美洲進口,由于這些國家和地區頻發氣候災害且不斷有相關進出口規定頒布實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紅木原料的正常供應,也是紅木原材價格上漲的一大因素,而紅木原材價格本身又和紅木資源有限、成材時間長,市場需求量與日俱增息息相關,所以這種漲勢必將是長期趨勢。
可靠的“金融產品”
最近,紅木列入“不動產”再次成為熱詞,有人分析紅木產品有望同房產一樣,成為投資領域可靠的“金融產品”。
“紅木是個比較大的概念,其中有文化傳承的黃花梨、小葉紫檀、紅酸枝會永遠是國人的最愛。紅酸枝很快也會像黃花梨、小葉紫檀一樣從大眾市場消失轉入小眾的收藏領域!蹦绢^人紅木家具公司李經理表示,不過他認為,紅木要列入“不動產”成為“金融產品”似乎只能是一個美好的想像,但實際操作中難于執行。同樣材質的一套家具一件工藝品由于木材的顏色,紋理,做工等的不同價值也會相差巨大。
而在蔡博看來,紅木產品未來同房地產一樣,成為投資領域可靠的“金融產品”,這種可能性在理論上是存在的。
但是,他認為,拿紅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對比說事是不科學的,房地產不是資源性產品,從使用角度講,一旦夠用,就不能滿足保值升值期待。而紅木是稀缺性資源,生長期和成材周期長,相對于兩三代人是不可再生的,而且紅木存世量和人們的需求量之間有著巨大差距,物以稀為貴,穩步增值也是可以預期的。
“眾所周知,在我們國內,通貨膨脹嚴重,投資途徑太少,紅木家具凝聚著文化與藝術之美,比普通的金融產品更具收藏與傳世功能,現在這種視紅木為身份和生活檔次的象征已經成了一股潮流,因為更有文化內涵,環保,結實耐用,能保值升值,只是因為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不少消費者都在持幣觀望,等待合適機會出手,所以說紅木產品未來成為投資領域可靠的‘金融產品’,這種可能性在理論上是存在的!辈滩┭a充道。
業內人士李天喜也對此表示贊同,他說,如果紅木被列為不動產,這將能推動整個紅木產業往精細化方向發展。伴隨著紅木木材的日益稀缺,以及國人文化自信的回歸,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將迎來紅木家具前所未有的收藏潮,讓紅木家具保值具備法律保障!
蔡博進一步指出,應用紅木制造家具始于我國明朝,采用我國家具制造的雕刻、榫卯、鑲嵌、曲線等傳統工藝,其造型和工藝中帶有明顯的民族性,蘊含著濃郁的古典文化氣息,通過造型、雕刻展示清潤、端莊、空靈、敦厚、隆重、典雅之美感。人們可以通過欣賞家中陳設的紅木家具,可以得到貼近自然的美感,對身心健康以及人文氣質具有很大的提升,如果紅木家具能得到普及,對未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意義深遠。